初三历史中考一轮复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观察量表
主题:时空经纬中的口号交响——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观察班级: 执教教师: 观察对象: 观察者:
关键教学实践观察(按时间轴) |
以学思教 |
活动流程 |
观察视角 |
教师教的行为 |
学生学的表现 |
任务1:补充完成时间轴。 任务2:合作探究:根据八下教材P19-20,并结合不同地域的口号,在示意图上标注“一五计划”时期重点项目。 任务3:通过《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分析,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取得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相比,此时的工业布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
A.时间维度 A1 依托时间轴的知识重构 观察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回忆、同伴互助等方式补充完成时间轴并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相关口号与历史事件相对应。 A2 多维度的时序呈现 观察学生能否通过口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内容及意义等。 A3 时间跨度的感知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通过长时段内口号的变化理解所反映的阶段性特征。 |
|
|
|
关键教学实践观察(按时间轴) |
以学思教 |
活动流程 |
观察视角 |
教师教的行为 |
学生学的表现 |
任务1:补充完成时间轴。 任务2:合作探究:根据八下教材P19-20,并结合不同地域的口号,在示意图上标注“一五计划”时期重点项目。 任务3:通过《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分析,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取得的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相比,此时的工业布局发生了什么变化? |
B. 空间维度 B1 空间的定位性 观察学生能否根据不同地域的口号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正确标注“一五计划”时期的重点项目。 B2 空间的发展性 观察学生能否通过比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和《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成就分布图》,分析工业布局的变化。 B3 空间的深层性 观察学生能否通过口号-事件-空间的三重关联,深化时空综合思维。 |
|
|
|
说明:1.观察学生时,可以以某一个或某一类或某一组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适当关注全体。
2.重点观察、记录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神态、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结果等,特别是学生对重点的学习、难点的突破、小组学做、亮点、生成等,可做简单描述性记录。
3.以学思教:针对学的表现,反思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行为的合理性,提出自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