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汇报表

发布时间:2024-01-0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教育科学“十”专项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3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基于云平台创新集体备课方式的行动研究》

主持人

黎海

课题编号

2022/JK/02/024/03

承担单位

太仓市

良辅中学

立项时间

2023.2

课题级别

(打“√”选择)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苏州市

太仓

规划

课题

教研

课题

重点

课题

立项

课题

微型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时间

主题

形式

过程

效果

8.30

全员开展线上集备研讨活动

会议和讲座

1.教务处朱老师对全体教研组长和备课课长先做动员大会。

2.黎海老师给全体教研组长和备课课长做了线上集备研讨开展的详细讲解和演示

良好

10.31

基于云平台线上集备研讨的阶段小结

数据

分析

1.教务处朱老师对线上集备研讨近一个多月以来全校各备课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汇总。

2.课题主持人黎海教师提出了接下来课题组研究活动计划的设想,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商讨并明确的目标。

良好

11.22

希沃白板5交互课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例研讨)

课例

研讨

1.生物组王敏球老师开设应用希沃互动课件设计的公开课。

2.通过使用基于希沃平台集体备课后的交互课件与之前教学两种课堂教学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良好

12.19

希沃白板5交互课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课例研讨)

课例

研讨

1.信息科技备课组、音乐备课组、综合组全体教师听取朱艳老师开设的《圆舞曲》校内公开课

2.朱艳老师阐述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后的反思

3.部分教师对朱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交流与反馈

良好

1.9

总结本学期集备开展情况并提出设想

总结

分析

1. 整理和收集本学期开展线上集备研讨活动取得的成果。

2. 对下学期的课题组活动提前设想

良好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 黎海老师的论文《后疫情时代集备研讨的研究与实践》荣获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智慧教育》发表于2023年03期的《新课程研究》论文《“双减”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发表于2023年第2期的《太仓教育》

2. 线上集备后台数据显示,至2024年1月8日,累计云课件教案数1463个,累计校本教研次数110次。不少备课组已初步养成线上集备研讨的习惯且将线上集备作为线下研讨的重要辅助方式。

3. 备课方式的改变,促使不少中老年教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变化,课件逐渐由“放映式”向“互动式”进行转变,教学流程变得更灵活,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过学期初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动员会议,线上集备研讨活动已在各备课组中逐渐成为常态,不少老师也养成了利用自己制作的希沃互动课件进行授课,课件资源库也在不断充实中。然而该平台的不少功能还未充分利用并延伸开来,我想在下学期的课题实践中应逐一落实:

1. 进一步延伸线上集休备课的空间和类型,线上集体备课的范围不要仅限于校内的备课组,可以尝试跨校区、跨区域集备研讨,也可邀请校外专家参与进来;除了在线上开展同学科的备课,还可以进行跨学科备课、跨学科融合备课、专家指导磨课等多种类型的备课。

2. 提倡公开课听课评课的信息化操作方式,以往听完公开课时都是以纸质材料反馈结果,即浪费纸张又不利用数据的快速汇总。采用希沃平台中的听课评课功能,只需手机扫码即可轻松实现评课的电子化,也利于数据的快速收集和过程性资料的整理。

3. 进一步优化校内备课组评价机制,随着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对校内优秀教研组和备课组的评价机制应更多地加入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成份,评价机制的调整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鼓励更多的备课组常态化地开展线上集备研讨,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促进广大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高。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