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课题研究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4-12-2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课题题目

依托多元实践教室创新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L2022026

出席对象

蔡圣俊 周萍 管雨霆 刘雷 周慧芳

地点

鸿儒楼会议室

时间

202412 26

研究主题

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助力

所要解决问题

人工智能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主持人蔡圣俊老师聚焦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讲解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其中的应用。

1.知识拓展与信息整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快速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例如,在开展关于 “传统文化传承” 的实践活动前,教师借助人工智能工具,瞬间就能获取各地传统习俗、手工艺等多维度资料,并整合为适合学生理解的内容框架,为课程开展筑牢知识基石,让学生站在更广阔的信息平台上开启实践之旅。

2.创意启发与项目设计。 创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创意引擎,激发师生灵感。以 “未来城市规划” 项目为例,教师利用相关人工智能软件,输入主题需求,即刻收获多种创新设计概念与思路,从环保能源布局到智能交通网络构建,多样化的创意为项目设计注入活力,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打造独具匠心的实践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设计能力。

3.教学互动与反馈优化。教学互动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环节。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教学系统,能实时与学生互动。如在 “科学实验探究” 课程中,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果时,系统可即时分析反馈,指出数据处理漏洞或实验步骤偏差,像智能导师般陪伴学生成长。教师依据系统反馈,精准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实现个性化教学目标。

4.成果展示与多元评价。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是学生能力绽放的时刻。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多元展示途径,如将学生的环保调研成果一键转化为炫酷的动态演示文稿或互动网页。在评价环节,它能基于大数据分析,从成果创新性、实施可行性等多维度生成评价建议,辅助教师开展全面客观的评价,让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明确优势与不足,促进全面发展。

 

 

 

 

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打开了新的大门。当然其他学科也可以运用,老师们要去积极探索。但教师也要注意,技术是工具,教师的引导与陪伴才是核心。我们要积极合理利用人工智能,为学生打造更精彩、更具深度的综合实践课堂,助力学生在探索与创新中茁壮成长。

物化成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