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科室继续贯彻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以规范常规管理、创新教科研模式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建设、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立足点有效开展各级各类活动,做好相关服务管理工作。
一、做好课题管理,强化科研引领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推进学校PBL-PAD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和跨学科素养培育课程基地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本学期重点做好了苏州市规划课题的开题工作,苏州规划课题《指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双高”协同育人路径研究》已顺利开题,积极申报太仓市规划课题,共申报11个太仓市级课题,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课题研究中发展。
学校承办苏州市、太仓市规划与教育学会课题集束中期评估、结题鉴定活动,我校苏州学会重点课题《利用希沃白板优化互动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已顺利结题,苏州市规划课题《"世界眼 名族心”:提升传统文化理解力的全阅读研究》完成中期评估。今年上半年度学校一如既往认真做好苏州市专项课题《基于云平台创新集体备课方式的行动研究》、太仓规划课题《依托多元实践教室创新综合实践课程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研究工作。学校目前共有3个苏州市级课题和1个太仓市规划课题在研,教科室定期对各级课题进行阶段性推进,检查落实研究的进展情况,确保课题研究的过程真实、有效。上半年度省级论文发表4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提升教师素养
加强省市级课程基地建设,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加强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为确保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继续采取“分类培养、典型示范、骨干先行、整体带动”的思路,结合学校作为江苏省STEM教育项目学校和跨学科素养培育课程基地,做好STEM教育的推进工作,通过邀请专家领导来校指导、组织各类培训等,提升课程基地建设水平。进一步丰富课程文化,将跨学科课程建设落到实处,激发教师在跨学科素养发展和课程开发方面的潜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通过青蓝工程的建设,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力量,助力学校青年教师成长;组建青年教师学习团队,组织参加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指导青年教师的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工作,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输送新鲜血液。
三、做好校本研修,助力教师成长
本年度学校在理论学习上一如既往做好教师读书活动来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做好《燃荻》的推荐的工作和传播工作,每月按时完成上级部门要求完成的推荐工作,撷取对教师和学校发展有益的文章,在校园网上进行宣传,引领老师学习。推荐教师学习《燃荻》和各类学科丛书,要求教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近200篇,并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教育期刊作为教师自主研修的重要载体,学校除了推荐太仓市教育局主办的《燃荻》外,还给每位老师征订相关期刊杂志、新课标解读等书籍,通过组织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最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师了解当前国内外最新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研组以定主题的读书沙龙活动形式组织组内教师学习、交流研讨、并且理解之后,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本年度学校八大教研组在教务处的指导下精心组织了落实各学科新课标的专题活动,教科室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认真落实校本研修项目,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