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目标
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以激发教育科研活力为侧重点,以“引领精准、研究扎实、指导专业、服务创新”为要求,扎根课堂教学,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依托教研组,开展协同科研;强化问题导向,创新管理策略,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与特色,实现师生最优最快发展。
1.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促进科教融合,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课题研究中发展。
2.省市级课程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加强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骨干教师梯队。
3.落实校本研修项目,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教科研热情,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为教师赋能。
4.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实施七个一工程,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独立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重点工作:
(一)加强新课程标准、新中考政策的理论学习,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教育科研的开展离不开教育理论的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我们将抓好教师的新课程标准读书学习活动,以各教研组为抓手,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教科室积极向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再阅读相关书籍。为推动青年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习效果,教科室将定期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举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切实提高读书学习活动的实效。在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我室将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比和论文评比,促使教师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把对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不断提高新的研究水平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
(二)加强教科研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抓好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重点抓好学校教研组长、各课题组负责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教科研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外出参观等形式分层分类培训,逐步扩大教科研骨于队伍。本学期,结合上级部门相关活动,促进教师在专家引领、自我行动的基础上规划自己的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
2.校本培训,夯实基础
根据教发中心的有关要求,认真组织校本培训,活动形式可以多样,如专题讲座、沙龙活动等,激发全校教师的教科研热情,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以研促教。
同时联合教务处,发动全体教师定期对学科教学进行深刻反思与经验总结,并撰写成文,教科室对所撰论文将择优汇编成集。认真组织老师参加各类论文竞赛,如学会、陶研会等论文评比活动。
(三)开展课题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教科室将在校长室领导下,协同各教研组努力完善机制,促使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要有目的进行一项实验或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个问题,通过问题较深层次的探索,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水平和研究能力的不断提高,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1.课题研究过程管理
本学期,我们将以“学校--教科室--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的模式,组织并指导各级课题的工作。加强校园网课题管理、定期检查、督促活动资料和阶段成果及时上传,加强对各级课题的过程性管理。
2.教研专题的研究工作
配合教务处做好各教研组每月结合研究专题开展一次专题理论学习,并做好每次活动的相关研讨记录。克服教研和科研“两张皮”的现象,树立科研为教研服务的意识,注重常态课堂及课题研究课的研究,在日常教学中能始终关注自己的教学研究内容,并对自己的常态课堂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资料收集,课后能及时反思。
3.制度管理建设
本学期将加强教师团队及个人的评价激励制度,抓好青年教师团队的考核制度建设,确保我校教师队伍的阶梯成长有序推进。要针对教师绩效方案中关于课题组成员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和普通老师科研成果考核标准,在学期末做好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成果综合考核。
4.课题成果总结
本学期期末要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工作,收集和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提炼和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为下一轮课题的研究做准备、打基础。
(四)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继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坚持重点培养,普遍提高的原则,对我校任课教师进行分层培养。继续大力开展“专家引领下的经验教师与青年教师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本学期,我们将着力构建校本交流平台,推进校本研究,搭建好教师专业成长之路
1.推进行政观课制度,深入开展“青蓝工程”活动。
深入开展“青蓝工程”活动,定好主题,定好培养对象,密切关注青年教师成长。
2.传递各类论文评比和理论学习信息
教科室要及时提供教科研理论学习和各类论文评比方面的信息积极宣传,发动教师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等科研成果类比赛,做好有关信息的传递与反馈,鼓励教师向外投稿,力争多出成绩,为教师科研成长提供信息支持。本学期学校将搭建好论文辅导和投稿的平台,提高青年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的积极性和质量,为培养新一批骨干教师作准备。
3.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
新学期里,我们将做好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特别是全体青年教师新学期规划,让青年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学校将为青年教师提供服务的平台。
9月份
1.制订学校教科研计划和“七个一”工作计划。
2.9月份《燃荻》推荐
3.苏州学会会员注册工作
4.苏州学会论文评比
5.学校课题梳理
10月份
1.继续教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
2.课题每月常规工作
3.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读书沙龙)。
4.收集教师暑期读书心得。
5.10月份《燃荻》推荐
6.陶研会会员注册
7.陶研会论文评比
8.2021年入职新教师第三年考核
校级课题评优课评比活动
11月份
1.课题每月常规工作,校园网站检查。
2.11月份《燃荻》推荐。
3.集团课题评优课活动。
4.教师培训网检查与反馈。
5.苏州学会教学设计评比
6.陶研会教育小故事评比
7.教师本年度继续教育学时查询与统计
8.《太仓教育》论文推荐
12月份:
教师理论学习资料订购
2.青年教师读书交流。
3.教师培训网站检查反馈。
4.课题组工作会议、网站检查。
5.《燃荻》推荐。
1月份
1.本学期论文汇总。
2.期末资料收集。
3.课题总结工作会议
4.继续教育培训
5.青年教师本学期总结会议